【祁黄羊举荐原文及翻译】《祁黄羊举荐》是出自《左传》的一则历史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黄羊在推荐人才时,不计私情、唯才是举的高尚品德。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贤臣以国家利益为重、公正无私的精神风貌。
一、
祁黄羊是晋国的一位贤臣,他因公事繁忙,向晋悼公推荐人才。当晋悼公问他:“谁可以接替你担任中军尉?”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晋悼公惊讶地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答道:“君主问的是谁适合做这件事,而不是谁是我的仇人。”后来,解狐被任命为中军尉,果然称职。不久后,祁黄羊又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晋悼公再次表示疑惑,祁黄羊解释说:“我只看他的能力是否胜任,不考虑他是我的亲人。”
这则故事展现了祁黄羊以国家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唯才是举的高尚品格,成为后世推崇的典范。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祁黄羊曰:“解狐可。” | 祁黄羊说:“解狐可以。” |
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 | 晋悼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 |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 祁黄羊回答:“君主问的是谁合适,不是问我的仇人。” |
公曰:“善。” | 晋悼公说:“好。” |
遂用解狐。 | 于是任用了解狐。 |
解狐卒,复问祁黄羊。 | 解狐去世后,晋悼公再次询问祁黄羊。 |
曰:“午可。” | 祁黄羊说:“祁午可以。” |
公曰:“午非子之子邪?” | 晋悼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 祁黄羊回答:“君主问的是谁合适,不是问我的儿子。” |
公曰:“善。” | 晋悼公说:“好。” |
于是用祁午。 | 于是任用了祁午。 |
三、启示与意义
祁黄羊的故事虽短,却寓意深刻。它强调了“任人唯贤”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选拔人才时应以能力为标准,而非私人关系或恩怨。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组织管理、人事决策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结语:
“祁黄羊举荐”不仅是一则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贤者,不计较个人得失,只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