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李下是什么意思有典故】“瓜田李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做事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引起别人的误解或嫌疑。这个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源于古代的历史典故。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瓜田李下 |
| 拼音 | guā tián lǐ xià |
| 释义 | 比喻在容易引起误会的场合,应特别注意言行,避免被误解为有不当行为。 |
| 近义词 | 谨言慎行、避嫌守礼 |
| 反义词 | 行事张扬、无所顾忌 |
二、成语来源与典故
“瓜田李下”最早出自《后汉书·杨震传》中的一段话:
> “暮夜无知者,愿君慎之。”
> ——杨震拒收贿赂时对行贿者的告诫。
但更直接的出处是《古文观止》中收录的《论语·子路》篇中的一句话: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不过,“瓜田李下”作为成语的完整表达,最早见于《北史·袁聿修传》中的一则故事:
> 袁聿修在担任地方官时,清廉自持,从不接受他人馈赠。有人问他:“你这样谨慎,难道不怕别人误会吗?”他回答:“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避嫌,正如古人所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瓜田里不要弯腰提鞋,以免被人怀疑偷瓜;在李树下不要整理帽子,以免被人怀疑摘李。因此,“瓜田李下”成为了一个强调“避嫌”的成语。
三、成语用法与例句
|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 提醒人注意言行 | 在公众场合,我们要谨言慎行,避免瓜田李下的嫌疑。 |
| 描述谨慎态度 | 他为人低调,从不参与任何可能引起误会的事情,真是瓜田李下的典范。 |
| 强调清白形象 | 他一生清廉,从未有过瓜田李下的非议。 |
四、总结
“瓜田李下”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中国古代社会对个人道德和行为规范的一种高度概括。它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言行举止,避免因小失大,引发不必要的误会。这一成语至今仍广泛用于文学、教育和日常交流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人物或延伸阅读,可参考《后汉书》《北史》等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