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生平简介】顾炎武(1613年—1684年),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经学家。他一生经历明末动荡与清初变革,以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学术追求著称,是“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之一,与黄宗羲、王夫之齐名。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在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理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顾炎武生平总结
顾炎武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早年受儒家经典熏陶。明亡后,他积极参与反清复明的活动,但最终选择隐居,致力于学术研究与著述。他游历各地,广泛考察社会现实,注重实证与实用,强调“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其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思想价值。
顾炎武生平简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顾炎武 |
| 字 | 宁人 |
| 号 | 亭林 |
| 出生年份 | 1613年 |
| 去世年份 | 1684年 |
| 籍贯 | 江苏昆山 |
| 所处时代 | 明末清初 |
| 主要身份 | 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 |
| 学术主张 | 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理学、重视实证 |
| 著作 |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 |
| 政治立场 | 反清复明、忧国忧民 |
| 思想影响 | 对后世经学、史学、政治思想影响深远 |
顾炎武的一生,是求真务实、忧国忧民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在当时虽未被广泛采纳,但在后世却成为推动中国思想变革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