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经地义的意思解释】“天经地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道理或行为是绝对正确、不可动摇的。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对自然规律和伦理道德的尊重,强调某些原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天经地义 | 指天道运行的规律和大地的法则,引申为合乎自然、社会和道德的正理,具有不可更改的权威性。 |
二、来源与出处
“天经地义”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礼仪是上天的常规,也是大地的正义。后来,“天经地义”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被普遍认可、不容置疑的道理或行为。
三、用法与例句
使用场景 | 例句 |
表达正当性 | 他为了家庭牺牲自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
强调必然性 | 在现代社会中,尊重他人是天经地义的。 |
批评不合理现象 | 有些人认为违法乱纪是天经地义,这是错误的观念。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理所当然、无可厚非、顺理成章 |
反义词 | 荒谬绝伦、不合情理、背理违常 |
五、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多用于表达对某种行为或原则的认可,不宜用于批评或否定。
2. 语境要求:适合正式或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3. 避免滥用:不要随意用于不恰当的场合,以免显得生硬或缺乏逻辑。
六、总结
“天经地义”是一个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成语,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和社会道德的敬畏。在现代语境中,它常用来强调某种行为或理念的正当性和不可动摇性。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