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下一句是什么】“百善孝为先”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出自《围炉夜话》。它强调了“孝”在所有美德中的重要性,认为孝顺父母是各种善行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那么,“百善孝为先”的下一句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内容。
一、原文出处与完整句子
“百善孝为先”出自清代文学家王永彬所著的《围炉夜话》。原文如下:
>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古今无孝子;百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顺父母是最根本的;评价一个人是否孝顺,应看其内心是否真诚,而不是只看表面行为;而在所有的恶行中,淫欲是最严重的,评价一个人是否淫邪,应看其行为是否恶劣,而不是只看其内心是否有恶念。
二、常见误解与延伸解释
虽然“百善孝为先”被广泛引用,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完整的上下文。有些人误以为“百善孝为先”后面接的是“孝敬父母”,其实不然。正确的下一句是:
> “论心不论迹,论迹古今无孝子。”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孝”的核心在于内心的真诚,而非外在的表现。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围炉夜话》 |
原文句子 |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古今无孝子;百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 |
上一句 | 百善孝为先 |
下一句 | 论心不论迹,论迹古今无孝子 |
核心含义 | 强调孝顺父母是所有善行的基础,注重内心真诚胜于外在表现 |
延伸意义 | 提醒人们重视道德修养,不要仅凭表面行为判断他人 |
四、现实意义与启示
在现代社会,“百善孝为先”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孝顺不仅是对父母的尊重和关爱,更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孝道始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做人要注重内在品质,而非仅仅追求外在表现。真正的善行源于内心的善良与真诚。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百善孝为先”的下一句不仅是对前句的补充,更是对整个思想的深化。了解这句话的完整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与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