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窥园意思解释】“目不窥园”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三年不窥园,其学大成。”原意是形容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学习,连花园都不愿意看一眼,比喻读书非常专注、勤奋。这个成语常用来赞扬那些潜心钻研、不为外界干扰的人。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目不窥园 |
拼音 | mù bù kuī yuán |
出处 | 《汉书·董仲舒传》 |
本义 | 三年不看花园,形容专心学习 |
引申义 | 形容人专心致志、勤奋刻苦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褒义,称赞他人专注学习或工作 |
近义词 | 孜孜不倦、埋头苦干、专心致志 |
反义词 | 心不在焉、三心二意、分心旁骛 |
二、成语用法解析
“目不窥园”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文学、教育、历史等语境中较为常见。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对目标的专注和投入程度,常用于赞美他人的治学态度或工作精神。
例如:
- 他在图书馆里目不窥园,终于完成了那部重要的学术论文。
- 老师表扬了那位学生,说他目不窥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一般用于正面评价,不宜用于贬义。
2. 语境限制:适用于描述学习、研究、创作等需要高度专注的行为。
3. 搭配建议:可与“潜心”“专注”“钻研”等词搭配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四、延伸理解
虽然“目不窥园”强调的是专注,但现代人也常借此提醒自己不要过度沉迷于某一领域而忽视生活其他方面。因此,在使用该成语时,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加入平衡发展的理念。
总结
“目不窥园”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既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敬畏与追求,也蕴含着对专注精神的高度赞美。在现代社会,它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专注与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