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殆字是什么意思】“殆”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汉字,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它在古文和书面语中出现较多,具有一定的文言色彩。本文将从“殆”的基本含义、用法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意义。
一、概述
“殆”字主要表示“危险”、“几乎”或“大概”等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解释。根据《说文解字》,“殆”本义为“危也”,引申为“近于危险”或“接近”。
二、具体含义与用法
含义 | 释义 | 示例 |
危险 | 表示事物处于危险状态 | “殆乎危矣。”(《左传》) |
几乎 | 表示动作或状态接近完成或发生 | “殆欲睡。”(《后汉书》) |
大概 | 表示推测或估计 | “殆非人所及。”(《史记》) |
通“怠” | 在某些情况下可通“怠”,意为“懒惰” | “殆者,惰也。”(《广韵》) |
三、常见搭配与例句
- 殆尽:几乎全部消失。
- 例:山林殆尽,草木无存。
- 殆不:几乎不能。
- 例:此地殆不可居。
- 殆若:几乎像……
- 例:其形殆若鬼神。
- 殆有:几乎有……
- 例:殆有天命,不可违也。
四、总结
“殆”是一个多义字,常见于古文和文学作品中。其核心含义包括“危险”、“几乎”、“大概”等,具体意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在现代汉语中,虽不常用,但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籍和文言文。
表格总结:
汉字 | 拼音 | 基本含义 | 常见用法 | 例句 |
殆 | dài | 危险、几乎、大概 | 危殆、殆尽、殆若 | 殆欲睡 / 山林殆尽 |
如需进一步了解“殆”在特定典籍中的用法,建议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或相关文言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