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和给与有什么不同】“给予”和“给与”这两个词在日常使用中常常被混淆,很多人会误以为它们是同义词。其实,它们在用法、语境和含义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为了更清晰地理解两者的不同,以下将从定义、用法、语境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词语定义
- 给予:表示把某物交给别人,强调的是主动提供或赠予的行为。常见于正式或书面语中。
- 给与:虽然读音相同,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且多用于特定语境,如法律、文学等场合,有时带有较为正式或文言色彩。
二、用法对比
| 项目 | 给予 | 给与 |
| 常见程度 | 非常常见 | 较少使用,多为书面语 |
| 语体风格 | 口语和书面语均可 | 更偏向书面语、正式或文学语境 |
| 语法结构 | 常作动词,后接宾语 | 通常作为动词,但较少单独使用 |
| 使用频率 | 高 | 低 |
| 含义侧重 | 强调“给予”的动作本身 | 多用于抽象事物的“赋予”或“提供” |
三、语境举例
1. 给予
- 我们应该给予他人更多的尊重。
- 他给予了我很多帮助。
- 这项政策是为了给予弱势群体更多支持。
2. 给与
- 他给与了我一个深刻的启示。(较正式)
- 企业应给与员工更多的发展空间。(用于管理类文本)
四、总结
“给予”是一个使用广泛、表达明确的动词,适用于各种日常和正式场合;而“给与”则相对少见,多用于特定语境中,尤其是在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虽然两者发音相同,但用法和语境差异明显。在日常交流中,建议优先使用“给予”,以避免歧义或不符合习惯的表达。
注意:在现代汉语规范中,“给与”已被认为是不规范的用法,官方推荐使用“给予”。因此,在正式写作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给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