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言文翻译】一、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是古代文人用来表达对人才成长过程的一种观察与感慨。这句话的意思是: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不一定有出息。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才华并不一定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发展,也提醒人们不要仅凭幼年表现来判断一个人的未来。
原文为:
>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段话讲的是一个叫孔君平的人去拜访某人的父亲,但父亲不在,于是叫出了他的儿子。孩子给客人端上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开玩笑地说:“这是你家的果子。”孩子立刻回答:“我没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这则故事展现了孩子的机智和敏捷反应,但也暗示了“小时了了”可能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成就还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积累。
二、文言文与白话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 | 白话翻译 |
孔君平诣其父 | 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 |
父不在 | 父亲不在家 |
乃呼儿出 | 于是叫出他的儿子 |
为设果 | 给客人摆上水果 |
果有杨梅 | 水果中有杨梅 |
孔曰 | 孔君平说 |
此是君家果 | 这是你们家的果子 |
儿应声答曰 | 孩子马上回答说 |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没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
三、总结与启示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客观描述,也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它提醒我们:
- 不要以偏概全:不能因为一个人小时候表现突出就断定他将来一定成功。
- 重视长期培养:真正的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和积累。
- 鼓励全面发展:除了聪明才智,还要注重品德、毅力和责任感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在语言表达和思想深度上的高超之处,同时也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如需进一步探讨《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或相关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