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的简介及个人资料】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张乃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她以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著称,作品多关注女性命运、社会现实与人生苦难。她的文字细腻而富有情感,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一、萧红简介
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封建家庭,自幼聪慧,但因家庭环境压抑,早年便对自由与独立有着强烈的向往。她曾就读于哈尔滨第一女子中学,后因反抗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开始了自己的文学之路。在东北、上海、香港等地辗转生活,经历坎坷,但她始终坚持写作,创作出大量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性挣扎的作品。
她的代表作包括《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马伯乐》等。其中,《呼兰河传》是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以其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乡土情怀,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二、萧红个人资料表
项目 | 内容 |
原名 | 张乃莹 |
笔名 | 萧红、悄吟、玲玲等 |
出生日期 | 1911年6月1日 |
逝世日期 | 1942年1月22日 |
出生地 | 黑龙江省呼兰县(今哈尔滨市呼兰区) |
民族 | 汉族 |
职业 | 作家、诗人 |
主要作品 | 《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马伯乐》 |
文学风格 | 真实细腻、情感丰富、关注底层人民 |
代表思想 | 女性意识、社会批判、乡土情怀 |
生活经历 | 离家出走、辗转多地、病逝于香港 |
评价 |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中国现代文学重要作家 |
三、总结
萧红的一生虽短暂,却充满传奇色彩。她以笔为武器,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与压迫,尤其是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描写,使其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她的文字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希望。尽管她英年早逝,但她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阅读与研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