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56回好句赏析】《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长篇小说,作者吴敬梓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下士人阶层的种种弊病。虽然《儒林外史》全书共五十六回,但其中每一回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精妙的语言表达。本文将对第56回中的部分精彩语句进行赏析,并通过与表格形式呈现。
一、
第56回是《儒林外史》的结尾部分,主要描写了范进中举后的生活变化,以及周围人的态度转变。这一回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语言上,作者运用了大量讽刺与对比手法,使读者在笑中带泪,感受到深刻的批判意味。以下为本回中几处值得品味的好句及其赏析。
二、好句赏析表
序号 | 原文句子 | 赏析 |
1 | “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 这句话生动地刻画了胡屠户的势利与粗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落魄士人的冷漠。范进的处境令人同情,而胡屠户的态度则充满讽刺。 |
2 | “众人都替他欢喜,又送钱又送礼,说是‘贤婿老爷’。” | 此句通过前后对比,表现了世人趋炎附势的嘴脸。范进中举前被人轻视,中举后却成了“贤婿老爷”,充分暴露了世态炎凉。 |
3 | “老太太慌了,怕人笑话,不敢说。” | 这一句简短却意味深长,体现了封建家庭中女性的压抑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整个社会对“功名”的盲目崇拜。 |
4 | “一个举人,竟有这般体面!” | 一句话道出了当时社会对功名的极度推崇,也暗示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 |
5 | “胡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破了,拉过袖子来替他补上。” | 这一细节描写极具讽刺意味,胡屠户之前辱骂范进,如今却恭敬地为其补衣,表现出其虚伪与势利。 |
三、总结
第56回作为《儒林外史》的收尾,不仅延续了全书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主题,更通过范进中举后的命运变化,深刻揭示了社会风气与人性弱点。吴敬梓的语言幽默犀利,讽刺入骨,让读者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人物的命运起伏,也能体会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通过以上好句的赏析,可以看出,《儒林外史》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社会百科全书”。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功名与地位的同时,不应忘记人性的本真与道德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