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不见泰山的出处

2025-09-03 19:28:46

问题描述:

不见泰山的出处,急!求解答,求别让我失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3 19:28:46

不见泰山的出处】“不见泰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目光短浅、缺乏远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或局部的情况,而忽视了更大的整体或长远的发展。这个成语虽然在现代使用中较为常见,但其出处却并不如其他一些成语那样广为人知。

一、

“不见泰山”并非出自古代经典文献,而是现代人根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诗句进行引申和演变而来的。原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表达的是身处其中难以看清全局的道理。后人将其简化为“不见泰山”,用以比喻人缺乏宏观视野。

尽管“不见泰山”不是传统成语,但在日常交流中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批评他人缺乏远见时较为常见。它与“坐井观天”、“管中窥豹”等成语有相似的含义,但更强调对大局的忽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说明
成语名称 不见泰山
出处 非传统成语,源自对苏轼《题西林壁》诗句的引申和演变
原文出处 宋代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含义 比喻人缺乏远见,只看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大局
近义词 坐井观天、管中窥豹、鼠目寸光
使用场景 批评他人目光短浅、缺乏战略眼光时常用
现代使用情况 广泛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尤其在教育、管理、评论等领域
是否正式成语 不属于传统成语,是现代语言中的常用表达

三、结语

“不见泰山”虽非出自古籍,但其内涵深刻,反映了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容易陷入局部视角的问题。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应努力跳出局部,从更高的角度去审视和思考。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团队管理,拥有全局意识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