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释手基础解释是什么】“爱不释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件物品或某种体验的喜爱程度极高,以至于舍不得放下。下面将从基础解释、用法、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基础解释
“爱不释手”字面意思是“喜爱得舍不得放手”。它用来形容人对某样东西非常喜爱,甚至到了不愿意放手的程度。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对物品、书籍、玩具等的强烈喜爱,也可以引申为对某种情感或状态的依恋。
- 出处: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文辞之丽,可与班固、司马迁比肩;其志气之高,可与颜回、子路齐名。然则其心之所向,未尝一日忘也。虽欲弃之,亦不能释手。”
- 结构:联合式成语,由“爱”和“释手”组成。
- 感情色彩:中性偏褒义,表示一种强烈的喜爱之情。
二、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 示例 |
描述对物品的喜爱 | 他拿到新手机后爱不释手,整天拿着看个不停。 |
形容对书籍的喜欢 | 这本小说她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了三遍。 |
引申为情感依恋 | 他对家乡的记忆爱不释手,时常回忆过去。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爱惜不已、珍爱如宝、恋恋不舍 |
反义词 | 漠不关心、弃若敝履、冷淡疏离 |
四、常见误用
1. 误用于抽象概念:如“他对爱情爱不释手”,虽然可以理解,但不如“沉醉其中”更贴切。
2. 搭配不当:如“他爱不释手地看了两个小时电影”,应改为“他看得爱不释手”。
五、总结
“爱不释手”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表达了对某物或某事的极度喜爱。在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通过了解其基本含义、使用场景以及相关词汇,能更好地掌握它的用法,避免误用。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爱不释手 |
基本意思 | 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结构 | 联合式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褒义 |
近义词 | 爱惜不已、珍爱如宝 |
反义词 | 漠不关心、弃若敝履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爱不释手”的含义及用法,帮助我们在写作和口语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