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是什么意思】“石破天惊”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事情非常惊人、出人意料,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这个成语原本出自唐代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诗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原意是说女娲用石头补天时,石头裂开,天都被惊动了,后来演变为形容事情发生得极为突然、令人震惊。
一、
“石破天惊”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诗意的成语,最早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后被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表达中。它强调的是事件的突发性和影响力之大,往往带有正面或负面的强烈情绪色彩。
在现代语境中,“石破天惊”既可以形容重大的新闻事件、突破性的科技发明,也可以指某人的行为或言论让人感到惊讶和震撼。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石破天惊 |
出处 | 唐代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字面意思 | 石头破裂,天空震动,形容事情非常惊人、出乎意料。 |
引申含义 | 指事情发生得极其突然、震撼人心,有强烈的冲击力。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重大新闻、突发事件、突破性成就或令人震惊的行为。 |
情感色彩 | 多为中性或略带褒义,有时也含贬义(视语境而定)。 |
近义词 | 惊世骇俗、出人意料、轰动一时 |
反义词 | 平淡无奇、司空见惯、按部就班 |
三、使用示例
- 正面例子:这次航天发射任务的成功,堪称“石破天惊”,标志着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 中性例子:他突然辞职的消息让整个公司都感到“石破天惊”。
- 反义例子:虽然这件事听起来“石破天惊”,但其实背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四、结语
“石破天惊”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想象与敬畏。如今,它已成为我们语言中表达震撼与惊奇的重要词汇。在写作或口语中恰当使用,能够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