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的意思石破天惊的解释】“石破天惊”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情或言论非常惊人、出人意料。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唐代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原意是说石头被击破,天空为之震惊,后来用来比喻事情或言论令人震惊、震撼。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石破天惊 |
拼音 | shí pò tiān jīng |
出处 |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
本义 | 石头破裂,天空震惊,形容声音极大或事件极为惊人 |
引申义 | 形容言论、行为或事件极其震撼、出人意料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中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褒义,多用于正面评价 |
近义词 | 震撼人心、惊世骇俗、轰动一时 |
反义词 | 平淡无奇、司空见惯、毫无新意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新闻报道 | 这项新技术的发布,可谓石破天惊,令业界震惊。 |
文学作品 | 他的小说结尾设计得石破天惊,让人回味无穷。 |
日常交流 | 他突然辞职的消息真是石破天惊,大家都没想到。 |
商业领域 | 这家小公司推出的创新产品,简直石破天惊。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误用对象:
“石破天惊”一般用于描述事件、言论或成果的震撼力,不适用于个人情绪或普通事物。例如:“她听到消息后吓得石破天惊”是不恰当的。
2. 情感搭配:
虽然“石破天惊”多用于正面评价,但也可根据上下文表达负面情绪,如“他的言论石破天惊,引发广泛争议”。
3. 避免过度使用:
由于其强烈的情感色彩,不宜频繁使用,否则会削弱其表达效果。
四、总结
“石破天惊”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既保留了古典文学中的意境,又在现代语言中广泛应用。它不仅强调事件的突发性和震撼力,也体现了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