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法律之一,旨在通过规范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等全过程,防止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该法自1995年首次颁布以来,历经多次修订,逐步完善了我国在固体废物管理方面的制度体系。
以下是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规定与要求。
一、法律概述
| 项目 | 内容 |
| 法律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 颁布时间 | 1995年(首次颁布) |
| 最新修订时间 | 2020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
| 立法目的 | 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
| 适用范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活动 |
二、核心
1. 分类管理原则
法律明确了对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进行分类管理,要求根据不同类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
鼓励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推动资源回收和再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3. 责任主体明确
明确了产生、收集、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强调“谁产生、谁负责”。
4. 危险废物特别管理
对危险废物实行严格监管,包括登记备案、运输许可、处置资质等,防止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5.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要求相关单位公开固体废物处理信息,鼓励公众参与监督,提升社会环保意识。
6. 违法行为处罚
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设定了明确的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增强法律威慑力。
三、重点条款简述
| 条款编号 | 内容概要 |
| 第三条 | 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
| 第五条 |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 |
| 第二十四条 | 危险废物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收集、运输和处置。 |
| 第三十五条 | 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
| 第六十九条 |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四、意义与影响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固体废物治理能力,也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固体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该法的不断完善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结语: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法律法规的进一步落实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固体废物治理将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