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倾城来自哪一首诗词】“倾国倾城”是一个常用于形容女子美貌的成语,意指其美足以令国家和城市为之倾倒。这一成语最早出自中国古代的诗词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一、
“倾国倾城”最早见于汉代乐府诗《李延年歌》,原句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绝伦的女子,她的美貌足以让整个国家为之倾倒,因此后人用“倾国倾城”来形容极致的美貌。
虽然该词后来被广泛使用,但其出处明确,且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下是一份关于“倾国倾城”出处的简要梳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倾国倾城 |
出处 | 汉代乐府诗《李延年歌》 |
原文诗句 |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
作者 | 李延年(汉代乐师) |
时代 | 西汉时期 |
含义 | 形容女子美貌极盛,足以令国家和城市为之倾倒 |
文化影响 | 成语沿用至今,多用于赞美女性美貌 |
典故来源 | 与汉武帝宠妃李夫人有关 |
三、补充说明
《李延年歌》是汉代乐府中的一首著名诗篇,讲述了一位北方佳人的美貌。据传,李延年将此诗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因此对李夫人的美貌产生兴趣,最终纳她为妃。这段历史进一步丰富了“倾国倾城”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
需要注意的是,“倾国倾城”虽常用于形容女子之美,但在古代也隐含着一种“红颜祸水”的意味,即美貌可能引发政治动荡。这种解读在后世文学中也有体现。
四、结语
“倾国倾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复杂态度。其源头清晰,文化意义深远,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加以了解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