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若金汤意思解释】“固若金汤”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防御非常坚固,难以被攻破。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军事术语,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及总结。
一、成语释义
固若金汤:
“固”意为坚固;“若”是像的意思;“金汤”原指金属造的城池和沸水般的护城河,比喻极其坚固的防御工事。合起来表示防御极为牢固,如同用金属铸成的城墙和沸腾的护城河一样,敌人无法攻破。
二、出处与来源
该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吾闻‘金汤’之险,不若人谋。”
后来在历史文献中逐渐演变为“固若金汤”,用于形容防守严密、坚不可摧的状态。
三、使用场景
- 军事领域:形容阵地、堡垒或城市防御坚固。
- 比喻用法:也可用来形容某人的地位、计划、制度等非常稳固,不易动摇。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成语 |
| 近义词 | 铁壁铜墙、坚不可摧 |
| 反义词 | 轻而易举、不堪一击 |
五、成语结构分析
| 词语 | 含义 | 作用 |
| 固 | 坚固 | 形容状态 |
| 若 | 像 | 比喻连接词 |
| 金汤 | 金属城墙、沸水护城河 | 比喻防御工事 |
六、总结
“固若金汤”是一个形象生动、富有历史感的成语,常用于强调防御的坚固性。它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形容某种稳固的状态。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运用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
| 成语名称 | 固若金汤 |
| 含义 | 防御非常坚固 |
| 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 |
| 用法 | 形容防御、制度等稳固 |
| 近义词 | 铁壁铜墙、坚不可摧 |
| 反义词 | 轻而易举、不堪一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