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写的诗】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他不仅在政治上主张改革,而且在文学上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尤其以诗歌见长。他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犀利,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追求。
一、龚自珍诗歌的主要特点
1. 思想深刻:龚自珍的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2. 情感真挚:他善于通过个人情感抒发对人生、历史的思考。
3. 风格独特: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常带有一种忧郁与哲思。
4. 题材广泛:涉及咏史、抒情、讽喻、怀古等多种类型。
二、龚自珍代表诗作简介
| 诗名 | 创作时间 | 主题内容 | 代表诗句 | 风格特点 |
| 《己亥杂诗》 | 1839年 | 表达对时局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感叹中带有希望 |
| 《夜坐》 | 1839年 | 抒发孤独、沉思之情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哲理深沉 |
| 《己亥杂诗·其五》 | 1839年 | 表达离别之情与理想追求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情感细腻,寓意深远 |
| 《己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 | 1839年 | 批判封建制度与社会黑暗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激昂有力,富有号召力 |
| 《秋夜有感》 | 1820年代 | 表现个人抱负与现实冲突 |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今写出寻常句” | 自嘲中含无奈 |
三、总结
龚自珍的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结晶,更是他对时代、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在清代文坛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尤其是《己亥杂诗》,因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成为后世传诵的经典之作。龚自珍用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个人价值的坚持,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思想家和诗人的双重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