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虎遗患的词语意思是什么】“养虎遗患”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四年》:“楚人伐郑,郑伯败于鄢陵。郑人惧,使子良往聘于楚,曰:‘寡君之在晋也,未尝敢忘君之赐,今君之德,又加于先君,是以不敢不告。’楚子曰:‘昔者,我先君文王,与郑穆公,同好共盟,其后子孙,不以礼让,而争于利,故郑人叛我,而事晋。今郑人又叛,是弃信也。’子良曰:‘郑之为国,小而近于晋,晋之为政,强而多诈,故郑人畏晋而亲楚。今若舍晋而事楚,则郑可安矣。’楚子曰:‘吾闻之,养虎遗患,不如杀之。’”
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养着老虎,反而留下祸患”,比喻纵容敌人或危险的人,最终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养虎遗患”原意是指养了一只老虎,结果老虎反咬一口,给自己带来灾难。引申为对危害自身的人或事物采取宽容、放任的态度,最终导致更大的祸患。常用于批评那些对潜在威胁不加以防范,反而姑息纵容的行为。
表格展示:
词语 | 养虎遗患 |
拼音 | yǎng hǔ yí huàn |
出处 | 《左传·宣公四年》 |
字面意思 | 养着老虎,反而留下祸患 |
引申含义 | 对危险人物或行为放任不管,最终招致灾祸 |
使用场景 | 批评对威胁不加防范的行为 |
近义词 | 养痈遗患、纵虎归山 |
反义词 | 除恶务尽、防患未然 |
常见用法 | 用于形容因疏忽或纵容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养虎遗患”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警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潜在威胁时,应保持警惕,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