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毁弃的意思】“黄钟毁弃”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故的成语,常用于形容贤才被埋没、良器被废弃的现象。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学色彩,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才与价值的重视。
一、成语释义
黄钟:是古代音律中的“十二律”之一,属阳律之首,象征正统、高雅、尊贵。
毁弃:指破坏、丢弃、废弃。
因此,“黄钟毁弃”的字面意思是:高贵的乐器被毁坏或抛弃,引申为贤能之人被忽视、才华被埋没。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最早见于《楚辞·离骚》:“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这句话的意思是:高贵的黄钟被废弃,而粗劣的陶罐却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比喻贤才被弃用,庸人却得势。
后世多用此语来表达对社会不公、人才受压的不满和感叹。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社会现象 | 描述人才被埋没、制度不公的情况 |
文学创作 | 常用于诗词、文章中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
个人感慨 | 表达对自身遭遇或他人遭遇的无奈与惋惜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人才埋没、明珠暗投、怀才不遇 |
反义词 | 重用贤才、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
五、总结
“黄钟毁弃”不仅是对古代社会现象的写照,更是对现代社会中人才流失、价值错位的一种警示。它提醒我们:尊重人才、善用良才,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成语 | 黄钟毁弃 |
拼音 | huáng zhōng huǐ qì |
出处 | 《楚辞·离骚》 |
含义 | 贤才被埋没,良器被废弃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社会不公或表达无奈情绪 |
近义词 | 怀才不遇、明珠暗投 |
反义词 | 重用贤才、人尽其才 |
通过了解“黄钟毁弃”的含义与背景,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人对社会公平与人才价值的思考,也能在现代生活中更加关注和珍惜真正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