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氏带名词解释】凯氏带(Casparian strip)是植物根部内皮层细胞壁上的一条横向的、木质化的带状结构,主要存在于双子叶植物和某些单子叶植物的根中。它在水分和矿物质吸收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防止水分和溶质从根部外侧直接进入维管系统,从而确保物质通过细胞膜的选择性运输。
凯氏带是植物根部内皮层细胞壁上的一个特殊结构,由木栓质和木质素组成,呈环状分布于细胞的径向和横向壁上。它的主要功能是阻止水分和离子通过细胞间隙直接进入维管束,促使它们经过细胞膜,从而实现对物质的主动选择性吸收。凯氏带的存在有助于提高植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效率,并防止有害物质进入植物体内。
凯氏带知识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凯氏带(Casparian strip) |
位置 | 植物根部的内皮层细胞壁 |
组成 | 木栓质、木质素等防水性物质 |
形态 | 环状或带状结构,位于细胞的径向和横向壁 |
功能 | 阻止水分和溶质通过细胞间隙进入维管系统,促进选择性吸收 |
作用机制 | 阻断质外体途径,迫使物质经细胞膜运输 |
主要存在植物 | 双子叶植物、部分单子叶植物 |
意义 | 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效率,增强抗逆性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凯氏带虽然在显微镜下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在植物的水分和营养吸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凯氏带的结构与功能,有助于深入认识植物根系的生理机制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