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什么意思】“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自《论语·宪问》,原文为:“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以自己说的比做的多为耻辱。也就是说,一个有德行的人,如果只是夸夸其谈,却在行动上不能跟上,就会感到羞愧。
这句话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提倡做人要低调务实,重实践轻空谈。它不仅是对君子的要求,也是对所有人的道德提醒。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强调的是言行一致的道德标准。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只说不做,或者说得比做得多,就是一种不端的表现。真正的君子应当注重实际行动,而不是空谈。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重视实践、反对虚伪的价值观。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宪问》 |
原文 |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
字面意思 | 君子以言过其行为耻 |
深层含义 | 强调言行一致,重实践轻空谈 |
适用对象 | 君子、有德之人 |
现代意义 | 提倡实干精神,反对浮夸作风 |
儒家思想体现 | 实践高于言辞,德行重于口才 |
通过理解这句话,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实际行动,避免空谈和虚伪。这也是中华文化中“知行合一”理念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