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与共是什么意思】“休戚与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共同经历幸福与苦难的状态。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情感上的共鸣和责任上的共担,多用于形容朋友、家庭成员、同事或国家之间的深厚联系。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休 | 指吉祥、顺利的事 |
戚 | 指忧愁、不幸的事 |
与共 | 一起承担、共同面对 |
因此,“休戚与共”意思是:无论是好是坏,都一起承担、共同面对。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君惠吊亡,能无从乎?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今虽有恩,其如死何?夫子之言,吾不敢忘也。”后在《后汉书·王符传》中也有类似表达。
- 用法:多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命运相连的语境,常见于文学作品、演讲、新闻报道等场合。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同甘共苦、同舟共济、风雨同舟 |
反义词 | 背信弃义、各自为政、分道扬镳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家庭关系 | 父母与子女之间应休戚与共,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
国家关系 | 在国际事务中,国家间应休戚与共,携手应对全球性问题。 |
工作团队 | 团队成员要休戚与共,才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 |
五、总结
“休戚与共”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态度。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责任感。无论是在个人生活、工作合作,还是国家层面的关系中,这种精神都显得尤为重要。理解并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对他人或集体的关心与支持。
结语:
“休戚与共”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共度难关的信念。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更加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