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墨子原文及翻译】《公输》是《墨子》一书中的重要篇章,讲述了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故事。文章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墨子的智慧与仁爱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以下是对《公输》一文的原文、翻译以及。
一、原文摘录(节选)
>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
> 公输盘曰:“吾义不杀人。”
>
>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
>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
>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
> 公输盘曰:“善。”
二、翻译
> 公输盘为楚国制造了攻城用的云梯,完成后,准备用来攻打宋国。墨子听说后,从鲁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到达楚国的都城郢,去见公输盘。
>
> 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不杀人。”
>
> 墨子问:“那么为什么还要制造武器去杀别人呢?”
>
> 公输盘说:“我已经向楚王说明了。”
>
> 墨子说:“为什么不把我引荐给楚王呢?”
>
> 公输盘说:“好。”
三、
《公输》一文通过墨子与公输盘、楚王之间的对话,表现了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他不仅以理服人,还通过实际演示,证明楚国的进攻无法成功,从而成功阻止了一场战争。
项目 | 内容 |
文章出处 | 《墨子·公输》 |
主题思想 | 反对侵略战争,提倡“兼爱”“非攻” |
主要人物 | 墨子、公输盘、楚王 |
故事背景 | 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前往劝阻 |
表现方式 | 对话、逻辑推理、实地演示 |
核心观点 | 战争带来灾难,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 |
历史意义 | 展现古代思想家的人道主义精神 |
四、结语
《公输》不仅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经典之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理念的体现。墨子以其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智慧,成功化解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战争,成为后世推崇的典范。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珍惜和平,反对无谓的暴力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