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厉内荏下一句是什么】“外厉内荏”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外表看起来很厉害、强硬,但内心却非常胆怯、软弱。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表面强硬,内心脆弱”的人。
一、成语解析
成语 | 外厉内荏 |
拼音 | wài lì nèi rěn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外厉而内荏,至于以贿免。” |
含义 | 表面强硬,内心虚弱。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外表与内在不一致。 |
近义词 | 色厉内荏、外强中干 |
反义词 | 内外如一、表里如一 |
二、下一句是什么?
根据《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外厉内荏”之后的句子是:
“至于以贿免。”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人)最终因为贿赂而得以免除罪责。
整句解释为:他表面上看起来很严厉,实际上内心懦弱,最后靠行贿才逃脱了惩罚。
三、总结
“外厉内荏”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那些“外强内弱”的人。其下一句“至于以贿免”则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性格可能带来的后果——依靠不正当手段来逃避责任或惩罚。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外厉内荏 |
下一句 | 至于以贿免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含义 | 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
延伸意义 | 表里不一,虚张声势 |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及其出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人性复杂性的观察和表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注重内外一致,避免“外厉内荏”的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