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刘日薄西山】“但以刘日薄西山”这句话源自《陈情表》,是李密在向晋武帝陈述自己不能应召出仕的原因时所写。原文为:“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而“但以刘日薄西山”则是后人对这段文字的提炼与概括,意指祖母年迈体弱,如夕阳西下,生命垂危,无法离开。
此句体现了李密对祖母深厚的情感以及孝道精神,同时也展现了古代士人面对忠与孝之间的艰难抉择。文章通过这一句,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孝道的重视和伦理观念。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句话的背景、含义及影响,以下是一个简明扼要的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陈情表》(李密) |
原文 |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
含义 | 指祖母年老体衰,如夕阳西下,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无法离弃。 |
背景 | 李密因祖母年迈需奉养,故辞谢朝廷征召,写下《陈情表》向晋武帝陈情。 |
主旨 | 表达对祖母的孝心,同时说明不能应召的原因,体现忠孝难两全的困境。 |
文化意义 | 反映古代社会对孝道的高度重视,以及个人在政治与伦理之间的挣扎。 |
现代启示 | 强调亲情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追求事业的同时不应忽视家庭责任。 |
结语:
“但以刘日薄西山”不仅是李密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精神的集中体现。它让我们看到,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人如何在忠与孝之间做出选择,如何用文字传达内心的挣扎与坚定。这种情感的真实与深刻,至今仍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