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火执仗繁体】一、
“明火执仗”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指举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公开地、毫无顾忌地做某事。在现代语境中,常用来形容行为大胆、公开无畏,有时也带有贬义,指不守规矩、肆无忌惮的行为。
在繁体字中,“明火执仗”写作“明火執仗”。其中,“執”是“执”的繁体字,表示“拿着、持有”的意思;“仗”则保持不变,仍为“仗”,意为“武器、兵器”。
以下是对“明火执仗”这一成语的详细解析,包括其来源、含义、用法及繁体写法的对比。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明火执仗 |
繁体写法 | 明火執仗 |
拼音 | míng huǒ zhí zhàng |
含义 | 原指举着火把,拿着武器,现多比喻公开、大胆地行事,有时含贬义。 |
出处 | 出自《三国志·魏书·董卓传》:“卓……乃使吕布杀之,遂烧宫室,掘陵墓,执杖而行。”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行为张扬、不守规矩或公然挑战权威的行为。 |
近义词 | 公然、大张旗鼓、明目张胆 |
反义词 | 隐秘、低调、谨慎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日常口语中,形容某种公开或强势的行为。 |
繁体字解释 | - “執”:表示“拿着、持有” - “仗”:表示“武器、兵器” |
三、结语
“明火执仗”作为一个富有画面感和历史渊源的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无论是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还是从文化理解的层面来看,了解其繁体形式与实际含义,都有助于更深入地掌握中文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