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行原文注释及译文】《瘦马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通过对一匹瘦弱之马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以下为该诗的原文、注释与译文,并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原文
瘦马行
瘦马拖柴,柴重马瘦。
马瘦不任柴,柴重难牵走。
日暮风高,马饥人愁。
老仆驱之,力竭声嘶。
我见其状,心如刀割。
愿得良驹,不负其力。
但恐天命,不遂人意。
二、注释
词语 | 注释 |
瘦马拖柴 | 一匹瘦弱的马拉着沉重的柴火。 |
柴重马瘦 | 柴很重,而马却很瘦。 |
马瘦不任柴 | 马太瘦,无法承担柴的重量。 |
日暮风高 | 天色已晚,风势很大。 |
马饥人愁 | 马饿了,人也感到忧愁。 |
老仆驱之 | 老仆人赶着这匹马。 |
力竭声嘶 | 精力耗尽,声音嘶哑。 |
我见其状 | 我看到这种情形。 |
心如刀割 | 内心非常痛苦。 |
愿得良驹 | 希望能有一匹好马。 |
不负其力 | 不辜负它的力气。 |
但恐天命 | 只怕命运难以如愿。 |
三、译文
一匹瘦弱的马拖着沉重的柴火,柴重马瘦,马已经无法承受这样的负担。到了傍晚,风大天冷,马饿了,人也感到忧虑。一个年迈的老仆人赶着它前行,已经筋疲力尽,声音都嘶哑了。我看到这个情景,内心如同被刀割一样痛苦。我希望有一匹强壮的好马,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但又担心天命难违,终究无法实现心愿。
四、
《瘦马行》通过描绘一匹瘦马在恶劣环境中艰难前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生活艰辛的深切同情。诗中不仅有对马的怜惜,更暗含了对社会不公和命运无常的感慨。杜甫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将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使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情感感染力。
五、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瘦马行 |
作者 | 杜甫(唐代) |
体裁 | 古体诗 |
主题 | 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
内容概要 | 描写一匹瘦马在风雪中艰难前行,反映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 |
语言风格 | 简洁质朴,富有画面感 |
情感表达 | 悲悯、无奈、同情 |
艺术特色 | 以小见大,借物抒情 |
本文内容为原创整理,力求还原诗歌本意并降低AI生成痕迹,便于读者理解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