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五台山的是谁】《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北宋时期一群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的故事。其中,“大闹五台山”是小说中一个非常经典的章节,情节生动、人物鲜明,展现了人物性格与命运的转折点。
在这一章中,一位性格豪放、不拘小节的好汉因缘际会来到五台山,却因种种原因引发了不小的风波。他并非普通的僧人,而是曾经的军官,后来因种种遭遇被迫出家,但本性难移,最终在五台山引发了一场“大闹”。
“大闹五台山”的主角是鲁智深。他是《水浒传》中极具个性的一位人物,原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的提辖官,为人正直、侠义,力大无穷,性格豪爽,不畏权贵。因打抱不平,拳打镇关西,后为避祸出家为僧,法号“智深”,住在五台山文殊院。
然而,鲁智深虽出家,却并不守戒律,饮酒吃肉,行为不羁。一次,他因酒后失态,闯入寺院,破坏佛像,甚至打伤了和尚,引起众怒,最终被赶出五台山。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鲁智深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他日后走上梁山的道路。
表格:大闹五台山的相关信息
项目 | 内容 |
故事出处 | 《水浒传》第六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
主角 | 鲁智深(原名鲁达) |
身份 | 原为渭州经略府提辖,后出家为僧 |
事件起因 | 因喝酒闹事,破坏寺庙秩序 |
主要行为 | 打破佛像、殴打和尚、扰乱寺院 |
结果 | 被寺中长老逐出五台山 |
人物性格 | 豪爽、冲动、不拘小节、重情重义 |
意义 | 展现鲁智深性格的复杂性,也为他日后加入梁山埋下伏笔 |
结语:
“大闹五台山”不仅是《水浒传》中一段精彩的章节,更是一个人物性格转变的重要节点。鲁智深从一名军官到出家僧人的身份转换,以及他在五台山的所作所为,都反映出他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他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成为经典文学中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