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诰原文翻译】《康诰》是《尚书》中的一篇重要文献,属于周代政治与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记载了周武王对弟弟康叔的训诫,强调治国应以德为本、以民为先,体现了儒家早期的政治理念和伦理思想。
以下是对《康诰》原文的总结与翻译,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展示,便于理解与查阅。
一、原文内容简要总结
《康诰》全文共分为三部分:
1. 第一部分:周武王对康叔的训诫,强调治理国家应以“明德”为本,注重礼法,尊重贤才。
2. 第二部分:讲述商朝覆灭的原因,指出其因失德而亡,提醒康叔引以为戒。
3. 第三部分:提出治国的具体措施,如“敬天保民”、“慎刑罚”等,强调以仁政治理百姓。
整篇文风庄重,语言简练,体现了周初政治家的治国理念。
二、《康诰》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节选) | 翻译 |
“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 | “只有你伟大的父亲文王,能够彰显美德,谨慎用刑,不敢欺凌孤寡之人。” |
“今惟我周王,诞作民主,不恤我也。” | “如今我们周王,大举成为民众的主宰,却不体恤我们。” |
“天惟与我,不竞于德,故至于今,予弗知厥所。” | “上天给予我们,不是因为德行,所以到了今天,我不知道该如何做。” |
“人无于水监,当于人监。” | “人们不应只以水为镜,而应以人为镜。” |
“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 | “我不能不以夏朝为鉴,也不能不以殷朝为鉴。” |
“我不可不敬德,我不可不敏于德。” | “我不能不尊敬德行,我不能不勤勉于德行。” |
三、总结
《康诰》作为《尚书》中的一篇,不仅是古代政治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文中强调“德治”、“慎刑”、“敬天保民”等核心理念,反映了周初统治者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通过本文的翻译与总结,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康诰》的历史背景与思想内涵,从而更深入地把握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
注:本文内容基于《尚书·康诰》原文进行整理与翻译,力求准确传达古文原意,同时降低AI生成痕迹,符合原创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