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张九龄原文】《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明月为引,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盛唐诗歌中常见的思乡情怀与人生哲理。
一、
《望月怀远》通过描写秋夜明月高悬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怀念。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情感真挚而打动人心。全诗共四句,结构紧凑,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牵挂。
二、原文与释义对照表
原文 | 释义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海上一轮明月升起,天各一方的人此时此刻都共赏这轮明月。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思念之人抱怨长夜难熬,整夜都在思念对方。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吹灭蜡烛,喜爱月光洒满房间;披上外衣,感到露水渐湿衣襟。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无法将这满手的月光赠送给你,只好回房安睡,期待梦中相见。 |
三、艺术特色简析
- 意象鲜明:诗中“明月”作为核心意象,贯穿全篇,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含蓄地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
- 语言凝练:全诗仅二十字,却内涵丰富,节奏流畅,富有音乐感。
四、结语
《望月怀远》虽短,却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理。它不仅是张九龄个人情感的写照,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在现代社会中,这首诗依然能引起共鸣,提醒我们在忙碌生活中不忘对亲人朋友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