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式微胡不归的寓意】“式微式微,胡不归”出自《诗经·邶风·式微》,是一首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思乡情感的诗歌。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在艰难困苦中对归家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该句“式微式微,胡不归”意为:“天色渐暗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其中,“式微”指天色昏暗、日光微弱,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处境的低落;“胡不归”则是质问与感叹,表达出对归家的强烈愿望与无奈。
一、原文内容
> 式微式微,胡不归?
> 微君之故,胡为乎泥中?
二、寓意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诗经·邶风·式微》 |
词义解释 | “式微”:天色昏暗;“胡不归”:为何不回家? |
主题 | 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对生活苦难的不满 |
情感基调 | 悲凉、忧伤、哀怨 |
背景 | 古代劳动人民因战乱或徭役而不得归家 |
哲理 | 在困境中依然怀有对家的眷恋与希望 |
三、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式微式微,胡不归”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诗句,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古代人民在艰难环境中对家庭、亲情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这种情感在今天依然具有共鸣,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快节奏、压力大的背景下,人们常常会感受到类似的“式微”状态,渴望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归属感。
此外,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应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家庭的牵挂。它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现代人的一种启示。
四、结语
“式微式微,胡不归”虽简短,却蕴含深刻的情感与哲理。它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心声的写照,也是后人理解古人情感、反思自身生活的宝贵资源。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应珍惜家庭、感恩生活,不让“式微”的情绪掩盖了对归家的渴望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