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公无渡河的词语解释是什么

2025-07-15 03:34:54

问题描述:

公无渡河的词语解释是什么,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5 03:34:54

公无渡河的词语解释是什么】“公无渡河”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箜篌引》。原句为:“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这句话讲述了一位老人不顾劝阻执意渡河,最终溺水身亡的故事。后人用“公无渡河”来比喻做事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结果导致失败或悲剧。

一、词语解释总结

词语 解释 出处 含义
公无渡河 古代典故,表示劝阻他人不要冒险行事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箜篌引》 劝人不要冒进,否则可能招致祸患
典故来源 《箜篌引》中的故事 《乐府诗集》 老人不顾劝阻渡河,最终溺亡
引申意义 比喻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的行为 传统文学与民间说法 表达对盲目行动的警示
现代用法 常用于劝诫他人谨慎行事 日常语言与书面语 提醒人们要听取他人意见,避免冒险

二、深入理解

“公无渡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古代,人们常通过寓言和故事来传递智慧。这个故事虽然简短,却寓意深刻:一个人如果一味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取他人的建议,往往会走向失败甚至灾难。

在现代社会中,“公无渡河”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的人。例如,在工作中,如果一个团队成员固执己见,拒绝采纳合理的建议,可能会导致项目失败。因此,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提醒。

三、相关表达

除了“公无渡河”,还有许多类似的成语或俗语,如:

-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只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 自取灭亡:形容自己做出错误决定而导致失败。

- 不听劝告:指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忠告。

这些词语都与“公无渡河”有相似的含义,强调了听取他人意见的重要性。

四、结语

“公无渡河”作为一个古老的成语,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选择时,应当理性思考,听取他人意见,避免因固执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决策,都应该以“公无渡河”的精神作为警示,做到审时度势、明智抉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