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李密陈情表原文及翻译

2025-10-23 14:01:18

问题描述:

李密陈情表原文及翻译,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3 14:01:18

李密陈情表原文及翻译】《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奏章,表达了自己因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无法应召出仕的苦衷。文章情感真挚,辞意恳切,被誉为“千古至文”。以下为《陈情表》的原文与翻译,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

《陈情表》全文共四段,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核心内容展开:

1. 陈述家庭困境:李密自述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抚养长大,如今祖母年迈体弱,生活不能自理,自己作为孙儿必须承担赡养责任。

2. 表达对朝廷的忠诚:李密虽有报国之志,但因家庭责任在身,无法接受朝廷的征召。

3. 强调孝道的重要性:他引用古代贤人如“乌鸟私情”等典故,说明孝顺父母是人生的根本。

4. 请求宽恕与理解:最后,李密恳请晋武帝体谅他的难处,允许他暂时不赴任,以尽孝道。

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李密的孝心与忠心之间的矛盾,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孝”与“忠”的关系。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我李密冒昧上言:我因命运坎坷,早年遭遇不幸。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四岁时,舅舅强迫母亲改嫁。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祖母刘氏怜惜我孤苦无依,亲自抚养我。我侍奉她服药、饮食,从未离开过她。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如今我是一个亡国的卑贱俘虏,身份极其低微,却受到朝廷的提拔和恩宠,怎敢犹豫不决,有什么非分之想?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只是因为祖母年事已高,像夕阳西下,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我没有祖母,活不到今天;祖母没有我,也无法度过余生。
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九十六岁,我为陛下效力的日子还很长,而报答祖母的日子却很短。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我谨以为,圣明的朝廷以孝道治理天下,即使是年老之人,也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这样孤苦无依的人,更加值得同情。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而且我年轻时曾在伪朝任职,担任过郎官,本来只是想追求仕途通达,并不看重名声气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如今我是一个亡国的卑贱俘虏,身份极其低微,却受到朝廷的提拔和恩宠,怎敢犹豫不决,有什么非分之想?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我实在恐惧不安,恭敬地呈上此表,以禀告陛下。

三、结语

《陈情表》不仅是一篇抒发个人情感的文章,更是一部体现儒家伦理道德的作品。李密以诚挚的情感打动了晋武帝,最终获得理解与宽容,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华文化中“孝”与“忠”并重的典范之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