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安坐怎么造句】“正襟安坐”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形容人态度严肃、庄重或拘谨。这个词语常用于描写人物在正式场合或严肃氛围中的姿态,具有一定的书面语色彩。
在日常使用中,“正襟安坐”虽然不常见,但在写作、演讲或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画面感。以下是对“正襟安坐”的用法总结及例句展示。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正襟安坐 |
拼音 | zhèng jīn ān zuò |
释义 | 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形容人态度严肃、庄重或拘谨。 |
出处 | 《礼记·曲礼上》:“坐如尸,立如齐。”后引申为“正襟危坐”。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人在正式场合或严肃环境中的姿态。 |
二、造句示例
句子 | 说明 |
他在会议上正襟安坐,神情严肃,展现出一位领导者的风范。 | 描述一个人在正式场合中的庄重姿态。 |
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立刻正襟安坐,等待上课开始。 | 表现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课堂的严肃性。 |
尽管气氛轻松,他仍然正襟安坐,似乎不愿放松自己的形象。 | 表达人物性格上的拘谨与自律。 |
在长辈面前,他总是正襟安坐,不敢有丝毫怠慢。 | 展现传统礼仪下的恭敬态度。 |
这位老者正襟安坐于藤椅上,目光沉稳,仿佛能看透一切。 | 通过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
三、使用建议
1. 适用场景:适合用于正式场合、文学描写或人物刻画。
2. 搭配对象:多用于描写成年人,尤其是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身份的人。
3. 避免滥用:由于该词较为文雅,不宜在口语或随意场合中频繁使用。
4. 注意语气:使用时需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恰当,避免显得过于做作或不合时宜。
四、总结
“正襟安坐”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适用于需要表现庄重、严肃氛围的场合。通过合理造句,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画面感。但需要注意其使用范围和语气,避免生搬硬套或误用。在实际写作中,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