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渐近暑徘徊全诗赏析】一、
“骄阳渐近暑徘徊”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夏至》,是一首描写夏日景象与内心感受的诗歌。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内心的微妙情感。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骄阳”、“暑气”、“蝉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炎热而宁静的夏日氛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既有写景之妙,也有抒情之深,是唐代咏夏诗中的佳作。
二、全诗赏析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夏至》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 |
诗句原文 |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日炎蒸一日来。 蝉声不改旧时曲,柳色还同去岁栽。 风动竹林惊鸟语,雨翻荷叶乱珠开。 欲将此意传君耳,恐有闲愁入梦来。 |
创作背景 | 诗人借夏至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及内心淡淡的忧思。 |
主要意象 | 骄阳、暑气、蝉声、柳色、竹林、荷叶、雨珠 |
艺术特色 |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情景交融,含蓄隽永 - 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
情感表达 | 表现了诗人对夏日炎热的体感,以及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淡淡哀愁。 |
主题思想 | 通过描写夏日景象,反映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沉思,体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
三、结语
“骄阳渐近暑徘徊”不仅是一句生动的自然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白居易以细腻的笔触,将夏日的炎热与内心的波动巧妙结合,使读者在感受季节变化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那份静谧与思索。这首诗虽短,却意蕴丰富,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