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廉鲜耻是什么意思】“寡廉鲜耻”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缺乏廉耻心,行为不检点,不知羞耻。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道德低下、行为恶劣的人。
一、词语解析
- 寡:少的意思。
- 廉:廉洁、清廉,指人的品德。
- 鲜:少,与“寡”同义。
- 耻:羞耻、耻辱。
合起来,“寡廉鲜耻”就是指一个人缺乏廉洁的操守和羞耻之心,行为放纵、道德败坏。
二、成语来源
“寡廉鲜耻”最早见于《史记·货殖列传》:“今有无秩禄之俸,爵邑之奉,而乐与之比者,是下人也;其在朝,虽有赐帛之命,未尝敢言‘我无耻’;其在市井,虽有千金之资,未尝敢言‘我无耻’。”后来在文学作品中逐渐演变为“寡廉鲜耻”,用以形容道德败坏之人。
三、使用场景
- 批评某些官员或公众人物贪污腐败、道德沦丧。
- 描述某些人行为不端、毫无底线。
- 在新闻报道或评论中,形容某些社会现象中的不良行为。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无耻之徒、卑鄙无耻、不知羞耻 |
| 反义词 | 品德高尚、光明磊落、知书达理 |
五、总结
“寡廉鲜耻”是一个带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廉耻心,行为不端,道德低下。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道德缺失,也常用于批评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在日常交流中,应避免随意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伤害。
| 成语 | 寡廉鲜耻 |
| 拼音 | guǎ lián xiǎn chǐ |
| 释义 | 缺乏廉耻心,行为不端 |
| 出处 | 《史记·货殖列传》 |
| 用法 | 贬义,多用于批评 |
| 近义词 | 无耻之徒、卑鄙无耻 |
| 反义词 | 品德高尚、光明磊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