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冠相庆什么意思】“弹冠相庆”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原意是说,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准备做官。后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坏人之间互相庆祝,尤其是指那些有共同利益的坏人或腐败分子在获得权力或好处后相互祝贺。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弹冠相庆 |
拼音 |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
出处 | 《汉书·王吉传》 |
原意 | 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准备做官 |
现代用法 | 形容坏人之间因获得权力或好处而互相庆祝 |
情感色彩 | 贬义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腐败、勾结等不良行为 |
二、详细解释
“弹冠相庆”最初来源于古代官员上任前的一种礼仪。古人戴的是帽子,帽子上容易沾染灰尘,因此在上任前要先“弹冠”,也就是把帽子上的灰尘弹掉,象征着清白、整洁地进入仕途。后来,“弹冠”逐渐演变为一种象征性的动作,表示即将升官或得到某种好处。
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用它来形容那些本不正当的人,在获得权力或利益后,互相庆祝、拉帮结派的行为。比如,一些腐败官员在被提拔后,彼此之间互相祝贺,这种行为就被称为“弹冠相庆”。
三、使用示例
1. 这些贪官污吏在被查处前,还在互相吹捧,真是弹冠相庆。
2. 公司内部勾心斗角,大家只是在等待时机,好来个弹冠相庆。
3. 这种弹冠相庆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阿谀奉承、互相勾结、狼狈为奸 |
反义词 | 正直无私、光明磊落、洁身自好 |
五、总结
“弹冠相庆”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的成语,用来批评那些在不正当场合下互相祝贺、勾结谋利的行为。虽然其原意较为中性,但在现代汉语中已多用于讽刺和批评。理解这个成语的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