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退避三舍的意思

2025-09-29 12:06:13

问题描述:

退避三舍的意思,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12:06:13

退避三舍的意思】“退避三舍”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春秋时期的历史典故,常用来形容在面对强敌或冲突时,主动后撤以避免正面冲突的行为。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策略思想,也蕴含了智慧与忍让的处世哲学。

一、成语释义

项目 内容
成语 退避三舍
拼音 tuì bì sān shě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本义 退让九十里(古代一舍为三十里)
引申义 主动后退,避开冲突,以智取胜

二、历史背景

“退避三舍”最早出自《左传》,讲述的是晋文公与楚国之间的城濮之战。当时晋文公为遵守诺言,主动后退三舍(九十里),以示信义,最终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晋文公的诚信,也体现了他高超的军事策略。

三、成语含义总结

方面 含义
字面意思 后退三舍的距离
哲学意义 避免无谓冲突,以退为进
历史典故 晋文公对楚国的退让
现代应用 在人际交往、商业竞争中,合理退让以求长远发展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应用示例
商业谈判 双方暂时让步,为后续合作铺路
人际关系 遇到矛盾时先冷静,避免激化
政治外交 通过妥协争取更大利益

五、成语延伸理解

- “三舍”:古代行军单位,一舍约三十里,三舍即九十里。

- “退避”:不是软弱,而是策略性的选择。

- “信义”:晋文公之所以退避,是因为曾承诺过不与楚国交战。

六、总结

“退避三舍”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处世智慧。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强大对手或复杂局面时,有时主动后退并不是失败,而是一种成熟的策略。这种智慧在现代生活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结语:

“退避三舍”不仅是古代战争中的战术选择,更是中华文化中“以柔克刚”思想的体现。学会适时退让,才能在更大的舞台上赢得主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