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打一耙的意思】“倒打一耙”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是说在战斗中,自己被对方打败后,反而反过来诬陷对方,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现在这个成语多用来比喻对别人进行诬陷、栽赃,或者在事情已经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反过头来指责他人。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张飞在长坂坡之战中,原本是与曹军交战,结果战败,但他却反过来指责刘备不听劝告,导致失败。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倒打一耙”。
“倒打一耙”是一种以讹传讹、颠倒黑白的行为,常用于形容那些在自身犯错或失败后,反而将责任推给他人的人。这种行为不仅缺乏诚信,也容易引发矛盾和误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避免使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而是应该勇于承担责任,理性面对问题。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倒打一耙 |
出处 | 《三国演义》 |
原意 | 战斗中失败后,反过来诬陷对方 |
现代含义 | 比喻诬陷他人、颠倒黑白、推卸责任 |
使用场景 | 用于批评那些在自身有过错时,反而责怪他人的人 |
同义词 | 颠倒黑白、嫁祸于人、指鹿为马 |
反义词 | 实事求是、知错就改、自省自查 |
注意事项 | 该成语带有贬义色彩,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 |
通过了解“倒打一耙”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诚实与责任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