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夜在公是什么意思】“夙夜在公”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常用来形容人勤勉尽责、日夜为公事操劳。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人对职责和奉献精神的高度重视。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夙 | 早,指清晨 |
夜 | 深夜 |
在 | 在于 |
公 | 公务、公共事务 |
整体含义:
“夙夜在公”意为从早到晚都在为公事奔忙,形容一个人非常勤奋、尽职尽责地为国家或集体服务。
二、出处与用法
出处 | 《诗经·大雅·烝民》 |
原文 | “夙夜在公,在公明明。” |
翻译 | “从早到晚都在为公事操劳,心中明白公正之道。” |
该成语多用于褒扬官员或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也可用于赞扬他人的无私奉献。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废寝忘食、鞠躬尽瘁、兢兢业业 |
反义词 | 悠哉游哉、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职场表扬 | 用于称赞同事或下属工作认真负责 |
政治语境 | 常见于对政府官员或领导人的评价 |
文学作品 | 用于描写人物的敬业精神或高尚品德 |
五、总结
“夙夜在公”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富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成语,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的忠诚与付出。它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赞美,也反映了传统价值观中“以公为先”的思想。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夙夜在公 |
含义 | 从早到晚为公事操劳 |
出处 | 《诗经·大雅·烝民》 |
用法 | 表扬敬业、尽责的精神 |
近义词 | 废寝忘食、鞠躬尽瘁 |
反义词 | 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
通过了解“夙夜在公”,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道德观念,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励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努力、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