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奉公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克己奉公”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得失。它体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精神。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克己 | 克制自己的私欲、情绪或行为,做到自律 |
奉公 | 把公共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国家、集体或他人着想 |
整体意思是: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不谋私利。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克己奉公,以事国家。”
-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品德高尚,尤其在政治、教育、公务员等职业中常用。
- 近义词:大公无私、鞠躬尽瘁、勤政为民
- 反义词:自私自利、损公肥私、营私舞弊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政治人物 | 他一生克己奉公,深受人民爱戴。 |
教育领域 | 老师克己奉公,默默奉献,是学生的榜样。 |
企业员工 | 他工作认真负责,克己奉公,是团队的楷模。 |
四、总结
“克己奉公”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它强调的是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倡导人们在面对利益时,能够以大局为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公共服务、教育、公益等领域,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克己奉公 |
含义 | 克制私欲,一心为公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用法 | 形容人品德高尚,为公无私 |
近义词 | 大公无私、鞠躬尽瘁 |
反义词 | 自私自利、损公肥私 |
使用场景 | 政治、教育、企业等场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