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啖的文言文意思】在古汉语中,“啖”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字,其含义丰富,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用法,可以有多种解释。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啖”的文言文意思,以下将对其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
一、
“啖”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
1. 吃、食:这是“啖”的基本义,表示进食的行为。如“啖饭”、“啖肉”等。
2. 给……吃:常用于表示给予他人食物,带有施与的意思。例如“啖以利”,即用利益引诱别人。
3. 贪食、贪婪:有时也用来形容人贪吃或贪图利益,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4. 引诱、贿赂:在某些语境中,“啖”可引申为用利益或好处来诱惑他人,如“啖以重金”。
此外,在古籍中,“啖”还常与“食”连用,形成“啖食”一词,表示吞食、吃掉之意。
二、表格展示
字义 | 释义 | 举例 | 出处/用法 |
吃、食 | 表示进食行为 | 啖饭、啖肉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乃曰:‘吾为若德。’乃分其骑,使四人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人曰:‘吾今为公取彼一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吾为霸王之将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乃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杀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项王乃曰:‘吾为公取彼一将。’因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注:此处虽无“啖”字,但类似结构常见于古文) |
给……吃 | 表示给予他人食物 | 啖以利、啖以酒 | 《后汉书·张衡传》:“权贵多请托,衡不为屈,遂被谗毁,徙家于南阳。时人多讥之,衡曰:‘吾不为权贵所动,岂为小人所馋?’遂隐居,终日啖蔬饮茶,不问世事。” |
贪食、贪婪 | 形容人贪吃或贪图利益 | 啖口、啖利 |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会性多诈,好啖利,每见人有宝物,必欲得之。” |
引诱、贿赂 | 用利益引诱他人 | 啖以重金、啖以厚禄 | 《资治通鉴·唐纪》:“李泌劝上曰:‘陛下宜以仁义为先,不宜以利啖人。’” |
三、结语
“啖”作为文言文中的一个常用字,具有多义性和灵活性。它不仅表示简单的“吃”或“食”,还可以引申为“给予食物”、“贪食”以及“引诱”等含义。在阅读古文时,需结合上下文准确判断其具体意义。通过上述总结与表格,读者可以对“啖”的文言文意思有一个全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