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惕厉的词语解释是什么

2025-10-12 12:52:13

问题描述:

惕厉的词语解释是什么,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一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2 12:52:13

惕厉的词语解释是什么】2、原文“惕厉的词语解释是什么”

惕厉的词语解释是什么?

在日常学习和阅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较为生僻或文言色彩较浓的词语。其中,“惕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以下将从词义解析、来源背景、现代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词语解析

惕厉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具有较强的警示意味。其核心含义是:

- 警惕、戒惧:表示对某种危险或不良后果保持高度警觉。

- 自勉、自励:有时也用来表达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态度。

该词多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挑战或责任时所应具备的心理状态。

二、来源与出处

“惕厉”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常见于典籍和古文之中。例如:

- 《左传》中有“君子慎始,而无悔,故曰‘惕厉’”。

- 《尚书·大禹谟》也有类似表达,强调人应时刻保持警觉。

这些出处表明,“惕厉”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更是一种处世态度,强调责任感与自律性。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惕厉”虽不常用于口语,但在正式写作、学术文章、演讲稿等场合中仍有使用。它往往用于强调:

- 对错误行为的防范

- 对未来风险的预判

- 对自身修养的要求

例如:“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保持惕厉,防止因疏忽而造成损失。”

四、总结与表格

项目 内容
词语 惕厉
读音 tì lì
词性 形容词/动词(多用于书面语)
基本释义 警惕、戒惧;自我警醒、自我激励
出处 《左传》《尚书》等古代文献
现代用法 多用于正式写作、演讲、反思类文本
同义词 警觉、戒备、自省、自律
反义词 放松、懈怠、麻痹、轻率

五、结语

“惕厉”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精神理念,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环境时,应保持清醒头脑,增强责任感,避免因疏忽或懈怠而酿成大错。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社会管理,都离不开这种“惕厉”的态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