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粉身碎骨的成语及解释

2025-10-01 08:46:30

问题描述:

粉身碎骨的成语及解释,急哭了!求帮忙看看哪里错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1 08:46:30

粉身碎骨的成语及解释】“粉身碎骨”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为了某种事业或信念,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个成语不仅富有感染力,还蕴含着强烈的牺牲精神和忠诚品质。以下是对“粉身碎骨”这一成语的详细总结与解释。

一、成语概述

项目 内容
成语 粉身碎骨
拼音 fěn shēn suì gǔ
出处 《后汉书·王符传》:“若夫死生之分,粉身碎骨,虽万死其犹未悔也。”
释义 形容为了正义、理想或他人而献出生命,甚至身体被粉碎,比喻极度的牺牲精神。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某人崇高精神的赞美。
近义词 舍生取义、赴汤蹈火、视死如归
反义词 保全性命、苟且偷生

二、成语解析

“粉身碎骨”字面意思是“身体被粉碎”,但实际使用中并不一定指字面上的身体破碎,而是强调一种彻底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它常用来形容那些为国家、民族、信仰或他人利益而英勇献身的人。

例如:

- 在战争中,无数战士为了保卫祖国,甘愿“粉身碎骨”。

- 在关键时刻,有些人为了保护他人,选择“粉身碎骨”地承担责任。

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备受推崇,尤其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类似表达。

三、文化意义

“粉身碎骨”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气节、忠诚与牺牲的价值观。在历史长河中,许多英雄人物正是以这种精神激励后人,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四、总结

“粉身碎骨”是汉语中一个极具力量和情感色彩的成语,表达了极高的牺牲精神和责任感。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与精神追求。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形式的展示,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掌握“粉身碎骨”的含义及其在语言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