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全文的诗意】《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边塞风光,并借此抒发了诗人对战事的感慨与对英雄的向往。
一、诗意总结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边塞地区苍茫辽阔的景象:广袤的大漠中,沙砾洁白如雪;燕山之上,月亮高悬,形似弯钩。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也营造出一种冷峻、孤寂的氛围。
后两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骑上骏马,驰骋于清秋的战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二、内容结构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诗名 |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
作者 | 李贺(唐代) |
出处 | 《马诗二十三首》 |
原文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诗句解析 | - “大漠沙如雪”:形容沙漠中的沙粒洁白如雪,突出边塞的荒凉与辽阔。 - “燕山月似钩”:燕山上的月亮弯曲如钩,渲染出孤寂的氛围。 - “何当金络脑”:渴望佩戴金饰的马鞍,象征荣耀与战功。 - “快走踏清秋”:愿骑马奔驰在秋天的战场上,体现豪情壮志。 |
诗歌主题 | 边塞风光、战事感慨、英雄理想 |
情感表达 | 孤寂、豪迈、渴望建功立业 |
艺术特色 | 比喻生动、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
三、结语
李贺的这首《马诗》虽短,却意蕴深远。他用极简的文字勾勒出边塞的苍凉与壮美,又借马之志寄托自己对功业的向往。这种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的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也体现了唐代边塞诗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