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十法孩子不会做怎么教】“凑十法”是小学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方法,尤其在20以内的加法运算中应用广泛。它通过将一个数拆分成一个能与另一个数“凑成10”的部分,从而简化计算过程。然而,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对“凑十法”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运用。那么,当孩子不会做“凑十法”时,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呢?
一、理解“凑十法”的基本原理
“凑十法”指的是:在进行加法运算时,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一个能和另一个加数相加等于10的数,然后利用“10+剩下的数”来快速得出结果。
例如:
8 + 5 = ?
可以拆成:8 + 2 = 10,然后剩下的是3(因为5=2+3),所以结果是10 + 3 = 13。
二、孩子不会做“凑十法”的常见原因
原因 | 具体表现 |
拆分概念不清 | 不知道如何拆分数字,如不知道5可以拆成2和3 |
对“10”不敏感 | 对10以内数的组合不熟悉,如不知道7+3=10 |
计算步骤混乱 | 分不清先拆哪个数,再怎么计算 |
缺乏直观体验 | 没有通过实物或图形辅助理解,抽象思维不足 |
三、如何教孩子掌握“凑十法”
1. 从基础开始,强化10以内数的组合
- 使用数字卡片、积木、手指等工具,帮助孩子认识哪些数能“凑成10”,如:
- 1 + 9 = 10
- 2 + 8 = 10
- 3 + 7 = 10
- 4 + 6 = 10
- 5 + 5 = 10
2. 使用实物或图片辅助教学
- 用小球、糖果、贴纸等实物演示“凑十”过程。
- 画图表示:比如画出8个苹果,再补上2个变成10个,再加上剩下的3个。
3. 分步教学,逐步引导
- 第一步:让孩子先找到能和某个数凑成10的另一个数。
- 第二步:将第二个数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凑10,另一部分保留。
- 第三步:完成“10 + 剩下的数”。
4. 多练习,反复巩固
- 设计简单的练习题,如:
- 7 + 6 = ?
- 9 + 4 = ?
- 8 + 3 = ?
- 鼓励孩子自己尝试拆分,并说出思考过程。
5. 结合生活实际,增强兴趣
- 在日常生活中举例,如:妈妈买了8个苹果,又买了5个,一共多少?让孩子用“凑十法”来算。
四、总结
教学要点 | 方法 |
理解“凑十法” | 用实物、图片、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直观理解 |
强化10以内数的组合 | 通过卡片、口诀等方式加强记忆 |
分步教学 | 逐步引导孩子学会拆分、凑十、计算 |
多练习 | 通过大量练习巩固知识 |
联系生活 | 将数学融入日常生活,提高学习兴趣 |
五、结语
“凑十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对孩子后续学习多位数加减法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和老师应耐心引导,避免急于求成。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一定能掌握这一重要技能,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