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水车薪什么意思】“杯水车薪”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所付出的努力或资源远远不足以解决眼前的问题。这个成语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被用来描述一些“力不从心”的情况。
一、成语释义
中文 | 杯水车薪 |
拼音 | bēi shuǐ chē xīn |
英文 | a drop in the bucket |
含义 |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火的柴,比喻力量太小,无法解决问题 |
出处 | 《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谓良士者,亦曰:‘吾能为君而攻其邻之国也。’夫攻人之国,是杀一人而取一国者也。虽曰‘义’,吾弗为也。昔者,鲁有臣三战三北,其父兄之死于军者以百数。其家之富厚,粟米多,财货足,而不知以与人。其乡人曰:‘子之田宅,我得之;子之财帛,我得之。’于是,天下之人皆知其为贪也。故曰:‘仁者爱人,智者知人。’”(注:原文并未直接出现“杯水车薪”,但该成语常被认为是出自此典)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杯水车薪”最早并非出自《孟子》,而是后人根据《孟子》中关于“仁政”和“治国”的论述进行引申而成。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即使有心帮助他人或解决问题,若能力不足,也无法真正起到作用。
在古代,车薪指的是装满柴火的车,而杯水则是一点点的水,两者对比极为悬殊。因此,“杯水车薪”形象地表达了微薄的力量难以应对巨大的问题。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个人努力不够 | “他只拿出了一点钱,简直是杯水车薪,根本帮不了什么忙。” |
形容资源不足 | “公司目前的资金只能勉强维持运转,对于扩大生产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
表达无奈情绪 | “我们已经尽力了,但面对这么大的困难,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力不从心、无济于事、杯水之益 |
反义词 | 事半功倍、雪中送炭、鼎力相助 |
五、总结
“杯水车薪”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力量或资源微不足道,无法改变现状。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交流中也十分常见。理解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更加理性地评估自身的能力和资源,避免盲目乐观或过度悲观。
通过了解它的出处、含义、用法及相关词语,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掌握这一成语的使用方式,并在写作或表达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