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拍案而起的意思

2025-09-12 06:45:29

问题描述:

拍案而起的意思,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十万火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2 06:45:29

拍案而起的意思】“拍案而起”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在听到或看到令人愤怒、不满的事情时,情绪激动,猛地站起来,表示强烈的反应。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对不公、不合理现象的愤慨和反抗。

一、成语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拍案而起
拼音 pāi àn ér qǐ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后人引申为“拍案而起”。
释义 形容人因愤怒、激动而猛然站起,表示强烈的情绪反应。
用法 多用于描写人物在面对不公、压迫时的激烈反应,也可用于形容对某些事件的强烈不满。
近义词 怒发冲冠、拍案大怒、怒不可遏
反义词 心平气和、泰然自若、无动于衷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文学作品中

在小说或戏剧中,“拍案而起”常用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如正义感强、情绪外露的人物形象。

2. 现实生活中的表达

当人们看到不公平的现象时,可以用“拍案而起”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不满。

3. 新闻报道中

新闻评论中也常出现“拍案而起”的说法,用来形容公众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强烈反应。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 避免滥用:虽然“拍案而起”表达的是强烈情绪,但不应频繁使用,以免显得夸张。

- 注意语境: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口语中使用较少。

- 搭配得当:应与“愤怒”“不满”等情绪词搭配使用,避免单独使用造成歧义。

四、总结

“拍案而起”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受到刺激后的强烈反应。它不仅可用于文学创作,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恰当使用,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误解或不当表达。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